部落冲突绑定账号工具教学
  • 首页
  • 部落冲突绑定账号工具教学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首页
  • 部落冲突绑定账号工具教学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
栏目分类

  • 部落冲突绑定账号工具教学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
热点资讯

  • 华峰测控(688200)6月20日主力资金净买入510.72万元
  • 特朗普改口称仍将对半导体加征关税,对苹果等科技巨头是福是祸?
  • 为霉霉开场,拿下香奈儿,她拒绝被打上“关系户”标签?
  • 塔山大战在即吴克华想把防线往后移,林彪:你们必须顶在塔山村
  • 被琼瑶“设局”忽悠,为拍戏打掉孩子,59岁的赵丽娟得到了什么?

新闻动态

塔山大战在即吴克华想把防线往后移,林彪:你们必须顶在塔山村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4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54

【一、4纵给林、罗、刘拍电报:我纵队就算牺牲一半也在所不惜!】

1948年9月的时候,决定中国命运的那场决战马上就要打响,形势那叫一个紧迫。就在9月7号这一天,在西柏坡的中央军委给东北野战军总部的首长林彪、罗荣桓、刘亚楼发了份电报,那电报里可是站得高看得远,明明白白地给指出来说:

你们别去管长春、沈阳那边的敌人,就一门心思盯着锦州、榆关、唐山这边就行。而且,得做好准备,等打锦州的时候,要是有从长春、沈阳来增援锦州的敌人,那就得把他们给歼灭掉。

琢磨了整整3天,又是反复寻思又是大伙凑一块儿讨论的,到了9月10号这一天,林彪和罗荣桓那可算是拿定了主意,要发动辽沈战役。紧接着,在9月12号的时候,他俩就带着东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,像第3、4、7、8、9、11纵队,还有炮兵纵队,再加上冀察热辽军区的3个独立师、炮兵旅以及骑兵师,一块儿奔着南下北宁线去了,目标就是攻打锦州。

战役一打起来,东野的各个部队那动作可快,就跟闪电似的,一下子就把北宁线给切断了。紧接着,昌黎、北戴河、绥中、兴城、义县这些地方,还有锦州旁边那些对国民党军来说很重要的据点,也都被迅速地给攻克下来了。这么一来,东野各部就直接来到锦州城的城墙根儿底下。

这时候的东北野战军那可是历经了两年多血与火的磨炼,一场场仗打下来,是越来越厉害,越来越勇猛。不管是打野战,还是打阵地战,跟国民党军队比起来,那优势可老明显了,简直就是压倒性的。

在辽沈战役还没打响之前,东北野战军这边啊,他们所属的那些野战部队人数可超过了70万。而且啊,地方上的武装力量,再加上已经编排好的二线兵团,这一块儿加起来也有33万多人。就说他们主力纵队吧,每个纵队的兵力通常情况下那可都是在4万人往上的。

在炮兵司令员朱瑞,还有负责东野后勤方面工作的杨立三、李聚奎他们几个人的辛苦努力之下,这会儿东野的纵队这种一级的单位,全都配上炮兵团。师这一级的单位,也都有炮兵营了。就连连一级,都装备上了60mm迫击炮。就这火力情况,跟国民党军比起来那是差不了多少的,甚至有些纵队的火力,还能稍微比国民党军那边更强一点儿。

全军配备的长短枪差不多有44万支,轻重机枪大概接近2万挺,冲锋枪有1.3万多支,各类火炮有2400来门,另外,枪榴弹发射器和火箭筒的数量也挺可观的。

1948年春夏那阵儿部队搞轮训的时候,林彪可把“大兵团、正规化、攻坚战”这些看得特别重。就这么着,师、团级干部的战术素养那是大大提高了,而且营、连级干部也都接受了不少正规化方面的培训。

9月中旬那时候,东野首长心里定下的战役打算就是这样的:派6个纵队,再加上炮纵和坦克营,一块儿去攻打锦州。另外,安排2个纵队守在锦州西南边的塔山、高桥那一片儿,专门负责拦住从锦西、葫芦岛那边过来增援的敌人。还有3个纵队,是放在黑山、大虎山以及彰武这几个地方,为的就是准备好去挡住从沈阳方向来增援的敌人。

林彪可不是那种莽撞的人,他心里明镜儿似的,就当时东野一个纵队的能耐来说,去挡住国民党军的3到4个师,那都不算啥太难的事儿。所以,让2个纵队去阻拦华北来增援的大概6个师的敌人,再安排3个纵队去挡住沈阳来增援的差不多10个师的敌人,照理来讲,那肯定是轻松有余地能完成的。

东野突然去突袭锦州这事儿啊,可把蒋介石给惊着了,那动静就好比一下子打到了东北国军的要害处,就跟毛主席在打仗之前预料的一模一样。蒋介石心里可明白着,要是锦州这地方被拿下了,关外那整整50万的国军,肯定得被林彪一股脑儿地全给围歼了,真要是那样的话,全国的局势可就没法再挽救过来喽。

蒋介石眼见东北这边局面烂成一团糟,心里急得不行,赶忙跑到沈阳、北平去摆弄他那些兵力,紧赶慢赶地弄出了11个师组成的“东进兵团”,还有12个师组成的“西进兵团”。他心里打着小算盘,想着让这俩兵团一东一西对着往中间走,好去夹攻正在锦州那边作战的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,盼着能把这局势给扳回来点儿。

东野这边的战力那可是大大提升了,可国民党那边,对解放军实力的情报工作做得一塌糊涂。就说蒋介石去沈阳开会那时候吧,他带去的国防部的资料上还写着东野总共就10个纵队,而且说每个纵队的实力也就跟1个加强师差不多。

就连向来做事特别谨慎的卫立煌,都觉得东北野战军的兵力也就70万人左右,而且这里头还有30万是没啥战斗力的游击队。

可就算是这样的情况,卫立煌还是不愿意出兵去打仗。他就想着等蒋介石答应给的那10个师的美械装备运到沈阳,先给自己手底下的人都把装备给换好了,然后再出城去和林彪那边交手作战。

卫立煌那种只求别出啥岔子、不指望有啥功劳的心态,可把蒋校长给惹急眼。蒋校长干脆绕过卫立煌,直接吩咐廖耀湘带上12个师,从沈阳往南出发。之后,他又飞到葫芦岛,给“东进兵团”那些当官的加油打气说道:

这次敌人打锦州啊,顶多能有7个纵队的兵力,这也就相当于7个师的兵力。咱这边,从沈阳能派出5个军(这会儿这军就相当于整编师,后面说的也都这么个情况哈),华北那边能出2个军,烟台那儿也能来1个军,再加上原来就驻扎在葫芦岛的1个军,这么一算啊,总共是有9个军的兵力。这兵力用来增援锦州那是足够,要是还觉得不够的话,还能再抽调些兵过来!

话说完了之后,蒋校长那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,还拍着胸脯跟人打包票说道:“咱们这次可是集中了配备美械的优势部队,不光这样,还有大量的空军来帮忙打仗,海军也一块儿协同作战。所有的弹药和粮食啥的,都能通过海运、空运来进行补给。你们就放心在前面好好打仗就行,后方的事儿都由我来负责搞定!”

“东进兵团”冒出来这事儿啊,还真就打了林彪一个措手不及。那会儿在锦西那边,国民党的军队兵力可超10万。东野这边,除了围着锦州打的那些部队,能抽出来灵活调动的兵力压根就没多少,到最后是真的没兵能派去增援塔山喽。

要是敌人从塔山那边打过来了,那可就糟透,后果根本不敢想。所以,拼死顶住“东进兵团”的这个艰巨任务,就这么着交到了在塔山一线的东野4纵和11纵的身上。

那可不,由吴克华当司令员、莫文骅做政委、胡奇才任副司令员的东野4纵,还有贺晋年、陈仁麒、周仁杰带着的东野11纵,那可都不是好惹的。尤其是东野4纵,一上了战场那劲头,就跟嗷嗷叫着往前冲的虎狼之师似的,厉害得很。

10月9号那天,在东野总部这块儿,林彪接到了4纵党委发来的电报。电报里说啥,就是为了能让主力部队顺利把锦州给攻克下来,咱这4纵哪怕是折损一半的兵力,就算是伤亡情况特别严重,那也都没啥可在乎的,全都豁出去!

【二、4纵想把阵地往后移,林彪急电:你们必须守住塔山村!】

10月8号那天,东野4纵在打完兴城之后,那可是一刻都没停歇,立马就赶到塔山村。

等战士们到了塔山这儿,才瞅见压根儿就没山。这儿就只是个住着百来户人家的小村子罢了,倒是在塔山往南二三百米的地儿,有那么几座小山,还都被敌军给占着。

8号那天下午,吴克华、莫文骅、胡奇才这几位纵队的首长,都亲自跑到塔山那块儿去视察地形了,就为了好好研究研究防御该咋部署。

锦州就在塔山以北二十多公里的地方,4纵压根儿就没多少能周旋的空间。要想保证锦州那边不出啥岔子,那就只能咬着牙坚决去打阵地防御战喽,没别的啥办法咯。

可他们瞅见了这么个情况:敌人占着高处,在山坡上把迫击炮一架,就能轻轻松松打到塔山村。就这么着,咱这边的部队不光大白天都没法开展啥活动,而且那些个火力点,全成了敌人眼中现成的活靶子喽。

塔山村那地形实在是太不利,4纵刚开始琢磨着就在村里搁一个连就行,然后把一个师安排在塔山村后头的小山头那儿。这么干,就能躲开敌人炮兵对咱防御部队直接造成的杀伤,最大程度地把自己的力量给保存下来。

原本4纵那边的部署都已经这么定下来了,结果这时候,参谋走过来了,说道:“报告啊,总部来消息。”

大伙接过电报一瞧,立马都不吭声了。咋回事?原来林彪在那电报里写得明明白白的:你们得坚决守住塔山村、白台山、打渔山岛还有西山口这一溜儿地方。

那可是军中无戏言!“东总”下了命令,要求是得守住塔山村,可不是光说守住塔山就行的。这意思很明确,4纵必须死死顶在塔山村这块儿,一步都不许往后退!

9号那天,天还没大亮,刚有点蒙蒙亮的意思,胡奇才就和4纵的参谋长李福泽一块儿,登上了塔山后面的那个小山头,打算再仔细瞅瞅这地形啥样。等他俩吭哧吭哧爬上山顶,往远处那么一望啊,一下子心里就敞亮了,立马就觉得吧,东总提的那意见,一点儿没错,可太对。

以前那个小山头吧,虽说地势上挺占优势的,可它位置不咋好啊,孤零零地在那儿。要是敌人把塔山村给攻下来了,人家大部队压根儿就可以不用管在山上的咱们主力部队,顶着4纵的炮火硬往前冲过去,那可就全完犊子!

塔山村这地势啊,正好对着敌人的阵地,就跟一块结结实实的胶皮似的,严严实实地堵在敌人跟前。通往锦州的那条公路啊,直直地就从村子中间穿过去了。敌人要是不把塔山村给拿下喽,那连锦州的城墙边儿都甭想够得着。

塔山村这地儿有不少不利的情况,不过也有那么一点有利的地方。就是咱军的阵地和敌人阵地中间横着一条差不多二十来米宽的河道。虽说当时是冬天,河道都干涸了,可河底那些碎石子还有淤泥啥的,可没少给敌人添堵,给他们造成老大的麻烦了。就因为这样,对咱军来说就挺好的,能让咱集中火力去打那些冲锋过来的敌人。

这情形可让他俩一下子就想起《三国演义》里的一段事儿来:诸葛亮安排马谡带着兵去守街亭,还一个劲儿地嘱咐他,得在大道上安营扎寨,好拦住司马懿。

可马谡压根儿不听王平的劝,就死脑筋地迷信啥“居高临下,势如破竹”这种军事上的教条玩意儿,非得要在街亭旁边的那座小山上安营扎寨。得,这下可好,被魏兵给团团围住了,街亭就这么失守。这一下,司马懿可就顺顺当当长驱直入咯,逼得诸葛亮没办法,只好上演了一出“空城计”。就因为这事儿,整个北伐的大局就这么给彻底断送喽。

你说巧不巧,这历史有时候就跟照着模子来似的。就说那纵队吧,当时光想着咋保住自己,再去消灭敌人了,压根儿就没顾得上塔山防线是个整体,这可差点就捅出大娄子!要不是东总那份电报早到了一天,那后面得变成啥样儿,简直都不敢去想咯,那后果肯定严重得没法收拾。

胡奇才当时赶忙找到12师34团的团长焦玉山(这人在1964年被授予开国少将,后来还当过广州军区副参谋长),还有政委江民风(同样是1964年的开国少将,之后担任工程兵副政委),叫他俩再多派一个营到塔山村去,抓紧抢修工事。

他当面跟12师师长江燮元(这人是55年的开国少将,后来还当上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),还有政委潘寿才(同样是55年开国少将,之后担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)嘱咐道:哪怕12师整个师都拼光了,也得死死守住塔山村啊!

时间可就是胜利!12师的将士们一刻都没耽搁,立马就全身心投入到抢修工事这份紧张的活儿里去了。不管是师长、团长这样的领导,还是普通的战士,每个人都抄起铁锹、铲子吭哧吭哧地挖战壕,搭掩体。有的忙着去搬运钢轨、枕木,还有的在帮忙送弹药、送干粮。

咋能保证塔山村那块阵地不丢?4纵就把全纵队的轻重机枪还有60mm迫击炮,都优先给到12师。就这么一弄,那阵地上的火力密度可不得了,相当惊人。

刚好在这个时候,林彪特意安排去塔山坐镇的那位“东总”作战处长苏静,他又带过来了2个山炮营。这么一来,塔山防线上咱们解放军这边的大口径火炮数量就增加到了110门,还编成了2个炮群,由纵队参谋长李福泽他本人亲自来指挥。

一听说解放军要在这儿打仗,塔山村的老百姓们就都赶过来。他们当中有的人把自家剩下没多少的干粮、饮水啥的都给送了过来,还在阵地上给战士们烧水做饭。也有的人跑去报名参加了医疗队,想着能帮着照顾受伤的战士。还有些人,干脆把自家的门板、箱柜,就连寿材都给拆了,一股脑儿地送上了阵地。

瞧瞧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,又一次充分说明了啥?那就是只有咱老百姓,才是子弟兵最坚实、最可靠的靠山!

【三、大战塔山,4纵打得从容不迫】

10月10号那天一大早,塔山村边上的渤海海面起了老大的雾,那雾呼呼地往村里漫,弄得远远近近的啥都看不清楚,模模糊糊一片。34团的那些战士们当时正一个劲儿地忙着加固工事,冷不丁就觉着这气氛好像有点不太对劲。

他们把手里的铁锹铁铲都停了下来,然后聚精会神地听着。还真就听到从村口那边传来了脚步声,而且这脚步声挺密的,看样子来的人可不少。

这战场上哪能有啥闲杂人?那肯定是敌人没跑了!就见34团1营的那些指战员们,立马就开起火来射击了。对方也不含糊,马上就展开反击。这么着,那惨烈得很的塔山阻击战可就一下子打响喽。

事实就摆在那儿,1营的那些战士们啊,那警觉性可真是高得没话说!就因为他们这份高度的警觉,愣是让一场大祸给躲过去了。那会儿啊,敌人第8师的部队偷偷摸摸地就往塔山村摸进来,还悄没声儿地占了好几处房子。结果,他们这机枪都还没来得及放稳当,就被咱们的军队给发现,您说这巧不巧,也多亏了咱1营的战士们!

就在塔山村里,一下子就打响了一场特别激烈的战斗。这时候,1营的副营长鲍仁川扯开嗓子大喊道:“同志们,咱得坚决反击啊,都跟着我往前冲!”说完,他麻溜儿地把营部那些不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员都给组织起来了,让他们赶紧到前面去,把敌人的援兵给拦住。随后,他自己又带着一个连,就靠着刺刀、手榴弹啥的,跟村里的那些敌人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展开了激烈争夺。

天又黑,雾又大的,两边都不敢随便开炮。这时候啊,解放军近战格斗那可厉害,派上了大用场。一通混战下来,国民党军输得那叫一个惨啊,大部分都被消灭掉了,就剩下一小拨人,连滚带爬地从塔山村逃了出去。好多子弹、手榴弹,国民党军都还没来得及拆封,就全被咱们解放军缴获。

那时候啊,“东进兵团”原本是想着从塔山还有白台山这两个方向去突破防线的。可没想到塔山那边提前就打起来了,这么一来,白台山方向也只能赶忙发起进攻了。但结果,碰上了12师在那儿顽强抵抗,根本就没法往前推进,最后啥进展都没有,还平白无故地损失了1000多号人。

第一天的攻势没成功,敌人就琢磨着得调整一下部署了。打从10月12日起,敌人弄来超过300门那种大口径的火炮,对着咱们的塔山村阵地一个劲儿地进行火力覆盖,还派出来9架轰炸机,在那儿可劲儿地狂轰滥炸。

那会儿,12师34团所在的阵地上,那可真是硝烟弥漫,呼呼地直冒。好多工事在敌人搞的火力准备阶段,就被打得破破烂烂的,没个囫囵样儿。放眼望去,到处都是被炸得稀巴烂的枕木,还有那歪七扭八、扭得不成样子的铁轨,瞅半天,连一棵完整没受损的树都找不着咯。

就在这时候,停在渤海海面上的“重庆”号巡洋舰也朝着我方阵地开炮进行轰击。要知道,这艘战舰在当时的亚洲那绝对能算是一艘超级大的巨舰。而且,它上面装备的152mm舰炮,那口径可比陆军装备的大部分榴弹炮的口径都要大。

152毫米的炮弹那威力可老厉害了,就一炮下去,炸出来的弹坑大得能把一个班的人都给埋进去。在炮弹落的那地儿附近,差不多50米范围内,要是有人没防护着,那冲击波一下子就能把人给震死喽。就算是那种一般的钢筋混凝土修的工事,也经不住它打上几炮就得完蛋。

那时候,在10师28团2连当指导员的程远茂讲过,敌人打过来的炮火可太猛。就20分钟的工夫,2连好不容易才建好的6座地堡,一下子就给炸毁了5个半。战士们虽说有掩体能稍微挡一挡吧,可那也不行啊,都被震得口鼻往外冒血,脑袋晕乎乎的,眼睛也花了,还有的战士干脆就给震晕过去了。

“重庆”号那次轰击可是打出了几十发炮弹。其中有一发152mm的炮弹不偏不倚就打中了34团的观察所,这一下可不得了,直接就把焦玉山、江民风还有几个参谋人员全都给埋到土里头去了。而且那横飞的弹片还让3个人受了伤。

江民风一下子从土坑里站起身来,抬手擦了擦脸上沾着的土,嘴里说道:“这小子,打得可真够准的!”

这时候旁边有个参谋开口讲道:“依我来看,得算不及格喽。那小兔崽子噼里啪打出去几十发炮弹,结果就打中了三个目标而已。”

大家伙儿心领神会地一笑,感觉就算死神就近在跟前儿,好像也没那么吓人。

敌人那边火力准备完事儿之后啊,在塔山村还有高家滩正前方这块儿展开的战斗,那可一下子就进入到白热化的状态。国民党那头把54军当成主攻部队,让他们派出来3个师,就这么一轮接一轮地搞冲锋。而且这54军在兵力咋安排上啊,是按照“前轻后重”这么个原则来的。啥叫“前轻后重”?就是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啊,人不算多,可战斗力挺厉害;到了第三梯队和第四梯队,战斗力没那么强了,但是人反倒更多一些。

这还没完事儿,差不多有1个营的敌人,从打渔山岛那边,趁着落潮的时候,偷偷摸摸地往这边靠过来了,他们打的主意是要和从正面来的敌人一块儿,对塔山村来个两面夹击。

后来,4纵的司令员吴克华把那种打法很形象地说成是“饭馆子”战术。咋回事儿?就好比对方是那种热情过头的饭店老板,一道菜接着一道菜不停地往上端,弄得你连喘口气的空儿都没有,到最后根本吃不下了,活活给撑死咯。

在激烈战斗的时候,1营守着的阵地上一下子涌进来两拨敌人。您还别说,这些敌军挑的进攻地点那可真是够刁钻的,不偏不倚,正好就卡在了1连和3连防线连接的那个地方。

就那么近的距离,机枪也好,大炮也罢,这时候都派不上用场喽。两边的人就那么扭打到一块儿,有扯着对方头发的,有揪着人家耳朵的,牙齿都用上了,刺刀也对上了,一时间打得那叫一个难解难分。

一旦阵地让敌人给突破了,那部队里战士们的士气、军心,保不准就会受到影响开始动摇起来。在这种时候,那些中基层干部的战术水平可就成了左右战况走向的关键因素喽。

亏得1营长在那危急时刻一点也不慌乱,特别沉着地进行指挥。他当场就给1连和3连下达命令,让他们马上把出现的缺口给堵上。而且,还把营部那些不直接参与战斗的人员全都组织起来,一块儿投入到反击当中去了。结果,前后还不到20分钟的工夫,就把冲进来的那些敌人给全部消灭干净。

12号那天从大清早就开始打,一直打到天快黑了。从南边往北边攻过来的那些敌人,让12师给死死地摁在了河滩那块儿,根本动弹不得。还有从海面上往这边进攻的敌人,也被拦住了,就困在海滩上了。这两边的敌人都损失老惨了,可费了半天劲儿,却连一丁点儿进展都没有。

12师自己这边的伤亡情况也挺严重的。就拿34团来说吧,在短短两天的战斗里头,牺牲的加上受重伤的人数就达到了300多人,这差不多全团一半负责战斗的人都多多少少受了伤。

12师以前可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伤亡情况。吴克华一听说这事儿,就连夜安排了360多人,把他们补充到34团那边去了。而且,还让胡奇才到12师师部去坐镇。

吴克华对4纵的情况那可再清楚不过。这时候啊,整个4纵的兵力已经超过了4万人。再看看武器装备,长短枪有1.7万多支,机枪也有1100多挺,还有各种炮,加起来得有200多门。就这实力,在东野的各个纵队当中,那可是排在前面的。

为了稳当点儿,这会儿他放在最前面的兵力就只有两个师,另外还留着11师当作预备队。就照眼下这消耗的快慢来看,4纵在塔山顶守个20天那是没啥问题的!

这天战斗打完了之后,34团这边一边安排人手赶紧抢修工事,另一边也在总结白天打仗的经验。大伙都觉着啊,敌人进攻的时候那确实挺猛的,不过,他们的进攻还是有规律能找着的。通常都是先拿炮火一顿轰,做好准备了之后,步兵就开始往上冲,被咱们给打回去了吧,过会儿又接着往上冲。

就针对这种打法来说,34团琢磨出了个法子。在敌人搞炮火准备的当口儿,就安排一小部分人留在观察哨那儿盯着情况,剩下的大部分人,都赶紧撤到掩体还有防炮洞里去,为啥?就是为了别平白无故地增加伤亡。等敌人的火力往咱们后方延伸过去了,这时候咱们的军队就借着那硝烟的掩护,悄悄地摸到阵地上去,然后再组织好火力,准备应对接下来的情况。

还有同志讲啊,战前时间紧,好多掩体都是匆匆忙忙建起来的,都没给弄上盖子。结果敌人一打炮,炮弹要是击中了这些掩体,那里面的人可就遭殃,伤亡可严重了。再说说阵地前面设的那些障碍物吧,全是用木头做的,这哪能经得住炮弹炸,轻轻松松就被摧毁了,根本没办法有效地把敌人给拖住,让他们没法那么快往前冲。

焦玉山把情况向师部汇报完以后,江燮元就赶紧组织人手,趁着夜色把塔山附近那些山头上的高压电塔给拆了下来,还把电线也都割掉了。随后啊,就在12师阵地的前沿,布置起了两三层的铁丝网。

与此同时,34团的人把被炸得飞出去的枕木还有钢轨都收集到一块儿,然后给那些比较重要的掩体给加上了盖儿。

最后啊,团里给各个连队又想出了特别狠的一招儿:等到明天敌人冲锋的时候,只要距离还在30米开外,那就绝对不能开火。

【四、塔山阵地岿然不动,东北国军信心崩盘】

还真就像预料的那样,13号上午的时候,那敌人的炮兵、空军还有海军可真是拼了老命,卯足了劲儿地朝着塔山村咱们解放军的阵地一通狂轰滥炸,好家伙,一下子就把那阵地给炸得跟一片火海似的。接着,就以独立第95师当作主力部队,这帮家伙就跟不要命的亡命徒似的,朝着咱们的防线一股脑儿地发起那种集团式的冲锋。

独95师那帮当官的把膀子都光着,手里挥舞着短枪还有大刀片,跑在前头。后头跟着的那些士兵,也一个劲儿地大喊着“冲啊杀啊”,就想靠这喊声给自己鼓鼓劲儿。结果,解放军的阵地上却是静悄悄的,一点儿动静都没有。

当离东野阵地就剩30来米的时候,国民党军一下就傻眼了。咋回事?只见那被炸得黑乎乎、滚烫滚烫的,还直冒青烟的土地上,也不知道啥时候突然就冒出了好几层铁丝网,可这铁丝网昨天压根就没瞧见影啊。

没办法,那些军官只得招呼自个儿手下的人,先去把铁丝网给砍掉喽。可就在国民党军刚要动手忙活这事儿的时候,在战壕里头的12师这边,机枪“哒哒哒”地响起来了,手榴弹也一个接一个地扔出去了,还有那六〇炮也跟着“轰轰轰”地开始“发话”。

咱军队冷不丁地发动攻击,可把敌人打得措手不及,那叫一个过瘾!后来焦玉山在回忆起当天打仗那场面的时候,说得可生动,他讲:“那些敌人就跟捅了窝的蚂蚁似的,有的在地上滚,有的在那儿爬,尸首乱七八糟地堆在咱们阵地前边。”

这一回给敌人的打击那可老沉重了。打从解放战争一开始,那敌独95师可一直号称是“连一挺机枪都没丢过”,还被叫做啥“百战百胜”的“赵子龙师”。结果就在当天上午,在塔山战场上,他们一下子就扔下了1000多具尸体。

独95师那可真是已经尽力。这支部队老底子是西北军,打起仗来那风格可彪悍得很。不过就这会儿的情况,光靠他们自个儿的力量,想让咱们的阵地动摇那么一点点儿,那根本就办不到。

李福泽带着的4纵炮兵,在前几天跟敌人交手的过程里,就已经把塔山战场的地形参数都摸清楚。接下来,他们就开始用上了一种挺特别的炮击战术,叫先远后近“倒打”的法子。这战术可厉害,就跟扫地似的,把暴露在那空旷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进攻部队打得那叫一个惨,几乎没给他们留下啥活路,全给收拾得干干净净的。

独95师连着打了两天仗啊,好家伙,全师本来有3个团,这一仗打下来,就只剩下3个营的兵力。差不多一半的人都没了,全给蒋家王朝搭进去当陪葬的了,可真是损失惨重。

眼瞅着锦州那边炮声是越来越密乎了,这就意味着范汉杰那一伙子的好日子到头喽,离完蛋不远。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蒋介石,赶忙给侯镜如下达了命令,让那个“东进兵团”说啥也得在14号天刚蒙蒙亮的时候,就把塔山给攻下来,等到中午12点,就得拿下高桥,然后到黄昏的时候,必须得赶到锦州那儿。

可侯镜如心里明白得很,这就是老头子在那儿做白日梦,纯粹是痴人说梦的事儿。他抬头瞅了瞅墙上的日历,好家伙,都已经从10月10号撕到14号,就这五天,哪一天不是在煎熬当中熬过来的?

国民党的军队在塔山这块地儿,那可是整整打了五天五夜,结果,死的伤的加一块儿有6500多人,可到头来,东野的哪怕一寸阵地,他们都没能给拿下。再说了,就算他们搞那种所谓的“海陆空联合打击”,就这架势,东野4纵的阵地那也是稳得很,一点儿都没乱了阵脚,看样子明显还有不少余力。

你瞧瞧那个吴克华,真搞不懂他带的4纵是拿啥玩意儿做的。不管被多少炮弹、炸弹给招呼着,那可倒好,就跟钉子似的死死钉在塔山,动都不带动一下的。

那时候镜如压根儿就不清楚,吴克华那边总共也就伤亡了三千多人而已,守在塔山的那两个师离伤筋动骨还远着,就连预备队都还没派上用场。

国军那信心啊,一下子就彻底崩没了。就在10月15号上午的时候,一听说锦州已经被解放了,那些正进攻塔山的国民党部队,立马就开始收拾剩下的那些人马,转头就往南跑。

有意思的是,后来国军那帮人在面对蒋介石发火的时候,还一个劲儿地强行辩解。他们说啥,说守在塔山那儿的压根儿就不是东北野战军的1个纵队,起码得有3个纵队在那儿守着,所以他们根本就攻不下来,打也打不动啊。

塔山那场仗打完之后啊,可不得了喽,不光把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那股子精气神儿给打没了,就连北平傅作义的信心也给打得没影。

才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,东野就大规模进关了。傅作义,听参谋跟他汇报说,出现在北平远郊的是那些“戴着狗皮帽子的东北野战军”。就这么一听,傅作义一下子就没了接着打仗的信心,到最后,也就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这件事儿。

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!”想那70多年前,参加塔山阻击战的解放军那些将帅们、广大指战员们,还有英勇牺牲的英烈们,他们的功绩那可真是不朽的!再有就是为了咱老百姓能得解放,那些付出牺牲、无私奉献的英雄们,也都是永垂不朽的!



上一篇:真心安利《你在我心尖绽放》必读章节让你想成为书中的女一号
下一篇:特朗普改口称仍将对半导体加征关税,对苹果等科技巨头是福是祸?
    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部落冲突绑定账号工具教学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